以学定教塑造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探析

点击数:648 | 发布时间:2025-08-12 | 来源:www.93fr.com

    中图分类号:G633.955 文献标志码:A 文章编号:
    1008-3561(2016)22-0095-01

    以学定教,是教师从学生出发,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出发点,把学生的进步作为教学的终极追求。这样来看,以学定教与素质教育进步需要相一致。传统的课堂教学中,教师处于权威地位,将常识灌输给学生,而学生只能服从。而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享的课堂,常识相互传输,教师担当的更多的是引导者、促进者、帮助者。为此,教师应该以以学定教理念作为指导,深入探索怎么样将这一理念贯穿于美术教学。

    1、情境引导,带动交流,激起学习兴趣

    以学定教,教师需要将兴趣原因考虑在内。假如学生缺少对学科的学习兴趣,那样其在课堂上也非常难主动融入到教学中。为此,教师需要以教程为本,以兴趣为驱动,将学生的兴趣激起出来。在美术教学实践中,教师可以以情境作为引导,引出有关的问题,带动学生间相互交流,形成一种向上的学习环境,使学生间相互感染。比如:在教学人教版初二下册美术“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”这一课时,教师创设情境促进教学,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。家庭作为大家生活的要紧空间,其设计得怎么样影响着大家的心情与生活。教师以PPT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、不同色调的居室设计作品(图片形式),并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,让学生迅速进入图片情境中赏析。图片中有橙色系的居室设计作品,也有蓝色系的居室设计作品,还有浅色系的居室设计作品等,无论哪一种颜色,都给人不同的感觉。借助情境引导后,教师引出情境有关问题:你觉得居室的布置,需要考虑什么原因?不同年龄对居室布置的需要又是什么样的?由此,学生开始交流。有学生说“应该考虑房间功能和格局”,有学生说“色彩属性非常重要,刚刚赏析的居室设计作品中颜色不同,给人的感觉也很不同……”案例中,教师遵从学情与喜好,以情境作为引导,有效地吸引学生,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成效。

    2、探究学习,发挥能力,培养学习力

    以学定教,重在促进学生的进步。传统的美术课堂,教师多以灌输方法渗透常识,忽视学生参与课堂,因而学生也很难得到进步。将以学定教理念运用到美术教学中,教师可以展开探究性学习,让学生发挥能力,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力,促进学生进步。比如:在教学人教版初一上册“精美的报刊”这一课时,教师拓展探究性学习,获得好的教学成效。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怎么样设计手抄报,在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手抄报后,教师设计探究题目,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。结合本课内容,教师设计的探究内容如下:一是手抄报由什么部分组成?你能简单讲解一下每个部分吗?如刊名、刊头是什么?二是手抄报由这么多要点组成,那样如何编排才能更合理?请以实例说明(需要学生自主确定主题,简单设计整体手抄报说明)。由此,学生根据之前教师的分组,展开探究学习。小组学生积极讨论手抄报内容,如刊名、刊头、栏目、文章、插图等等。在列出这类组成部分后,再以任务形式落实到每一位成员,如什么是刊名、什么是插图,起到何种用途,或是小组集体讨论。如此的探究学习比教师灌输更有成效,学生可以真的发挥学习潜力,真的融入到美术课堂中。

    3、开放教学,引导发挥,提高创造能力

   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,这与传统封闭课堂是不同的。在具体实践中,教师可以推行开放教学,激起学生潜能,引导学生有效发挥,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。美术作为艺术性学科,本不应遭到束缚,特别是在学习中,学生的思维更应自由发挥,从而促进学生创造,由于艺术向来都是自由的、不拘一格的。比如:在教学人教版初三下册“动漫形象设计”这一课时,教师推行开放教学,促进学生创造,获得非常不错的教学成效。卡通画以其幽默夸张、富于幻想等特征博得中小学生的喜欢。在画卡通画时,学生可以借助比喻、拟人等手法。在学习了卡通画的特征和画法后,教师设计开放的创作任务,引导学生创造:请结合所学的绘画常识,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卡通形象。需要:卡通需要变形与夸张,线条要流畅。由此,学生可以参考自己对卡通的认知和结合我们的喜好,创造卡通形象。为了激起学生创造,教师可以设计“评委小组”,并设计三种奖项,即最好创意奖、最好幽默奖、最好线条奖,由评委选出。由此,学生可以自由创作。在开放的需要、开放的环境下,学生开始创造自己喜欢的、独特的卡通形象。在限定时间内,学生设计的卡通作品出炉,很新颖、独特、有个性,达到了教学成效。

    4、结束语

    传统的美术课堂,教师以教定教、以案定教,极少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要紧考虑原因,因而课堂教学很低效。因此,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,教师要将以学定教理念贯穿到美术教学,多实践探索,多从学生角度考虑和优化教学,从而让课堂更高效。除此之外,教师还需要学习更多新课改理念,并将理念融入到教学中,真的塑造生本化的美术课堂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(https://www.dgzhou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

  • 中国人力资源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